广州国际贸易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国际融资

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探析

2018年3月15日  广州国际贸易律师   http://www.gzgjmyls.com/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如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38.05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3亿美元;而同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122.6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83亿美元。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中国的服务业在国际投资合作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是大势所趋,中国的服务业应适时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由资金的单向吸收阶段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流动阶段,通过资金的双向合理流动,求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质量的更大提高。下面本文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一、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地位。《2004年度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当前跨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转向服务业。尽管目前中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并不表明中国服务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相反,在全球经济转向服务业的今天,中国的服务企业在积极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有必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因为:

  (一)是顺应服务业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国际投资的增长,意味着服务业的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条件。服务业的全球化,一方面会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更大的服务交易网络,这有助于服务业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将给服务企业(尤其是中小服务企业)带来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以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分享服务业全球化的成果。特别是入世后,中国服务企业能够在加快本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根据义务和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扩大本国服务出口和开拓国外服务市场,可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条件。以电信、运输和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技术的进步,已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国际服务链的相对成本,使跨国生产所需的最小规模变得越来越小,不同生产规模的服务业厂商都可以利用国际服务链进行高效分散的生产,进而使更多的服务企业跨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二)是中国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结构合理化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服务业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国内市场虽然还有空间,但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再加上外国服务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国内传统服务行业急需找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内的服务行业正在将发展重点转到信息、咨询、证券等新型行业,信息的交流连通早已超出了一国国界的限制,新型产业的发展更是要以世界市场为背景。可见,中国的服务业要进一步发展,业内结构要调整提高,都需要服务行业“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三)是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服务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投资办企业,把中国的牌子打到国外去,会直接拉动国内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拓展服务贸易的理想形式。wto秘书处的测算表明,通过商业存在(即对外投资)进行的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值的56%左右,跨境服务贸易约占28%,通过境外消费方式进行的服务贸易占14%,而纯粹通过自然人提供的服务仅占2%。这一方面是由于服务营销的特性所要求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可储藏”与“不可运输”性,在服务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与顾客有着密切关系和直接接触,因而对外投资在争夺和占领市场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另一方面相当多服务部门具有网络型产业的特征,如电信、交通运输以及金融等,规模报酬递增明显,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小。这就需要服务业公司削减或最大程度减少因在尚处于分割状态的、本质上不完善的世界市场上进行交换和面对面直接管理带来的交易成本,跨国投资成为服务贸易全球拓展的必然选择。各国实践都证明,服务行业对外投资不仅会直接带动国内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中国的服务贸易这几年一直处于逆差的状态,并呈扩大趋势。其中,1997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为56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服务贸易逆差则达到了93.91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67.7%。中国的服务企业急需走出国门,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为本国的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四)是中国服务企业经营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服务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优势,这是因为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中来,在一段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会上升。因为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禀赋原理,一个国家长期出口本国资源丰富的产品,随着贸易的发展,这种丰富资源的价格将提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服务企业只有放眼世界,主动走向国际市场,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因为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服务企业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人才、各种信息等,从而可以获得国际市场范围内的外部经济。另一方面又能直接获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等,所实现的内部经济效果也会更明显。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服务行业企业经营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五)是克服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重要渠道

 从世界经验来看,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和服务贸易壁垒的刺激往往成为推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动因。日本、韩国都有过这样的过程。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出口的迅速增长,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和各种服务贸易壁垒也与日俱增。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国际服务贸易逐步实行了严厉的保护主义政策,设计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多达二千多种,用于保护本国的银行、通信、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旅游公司、数据处理机构和其他服务部门免受外国服务者的竞争。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世界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约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企业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实现投资国和受资国共赢。
 

  二、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一)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和时机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上海财经大学的著名学者程恩富、朱富强在他们的论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思路》中指出,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确确实实的趋势,虽然依据“马太效应”,它更有利于领先的国家,但全球化进程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世界市场变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仅需要我们在经济体制、规则以及经济制度安排上尽快与国际接轨,还要求我们积极地走出去,尽快地提高竞争力,这就需要我们扩大出口,加大国际交流,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很好的融人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时机。

  1.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向服务业偏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未来6年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周期,年均增长率将达4.3%,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经济史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增长,一国的产业结构将依次提升,逐步由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服务经济。一般而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在300~2500美元时,产业结构处于工业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人均gnp在1万美元左右,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高的达75%。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重心已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产业基础。在2005年《财富》全球500强中,全球最大的50家公司共涉及51个行业,从事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有281家,超过半数;而且在其他500强制造业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其服务业的收入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制造业业务的收入。

  2.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性制度安排的推进

 服务业所包含的产业门类非常广泛,其中许多涉及国家主权、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就业等问题,因此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之前,服务业一直没有纳入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之内。直到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才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根据gats的规定,服务贸易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即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其中商业存在方式就涉及市场准入与跨国直接投资。gats扩大了全球贸易体制的涵盖领域,初步形成了制订规则、组织谈判、解决争端三位一体的全球服务贸易协调与管理体系,对降低或消除各成员方对外国资本的进入壁垒,推进服务业国际投资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以及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贸易和生产发展产生了更多服务需求(如货运、保险,等等);各国的经济水平提高带来更高的消费服务需求(如:医疗、教育、旅游,等等),如在美国个人消费结构中劳务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将超过实物消费开支,美国个人消费走向劳务化;跨国公司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不断产生了新的服务需求,这一切都在推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3.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fdi优惠政策,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一些国家对以往严格限制外资进入的服务产业,如运输、旅游、信息服务等部门不同程度地取消了管制,允许外资以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方式自由进出入,从而试图引进外部竞争因素来部分改造在上述行业中已经出现的国家垄断或私人垄断格局,并以此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活力和效率。世界各国都将吸收外资作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并通过签订双边与多边条约来保护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放宽外资准入,加强投资促进,使得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2年和2003年以来,各国修订的吸收外商投资政策、法规超过492项,其中属于放松对外商投资限制、简化手续、扩大优惠政策的达95%以上,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已成为区域经贸协定的主要内容。中国周边国家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例如,韩国对设在外商企业专用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7免3减半;印度对设在出口软件园内的公司给予诸多优惠政策,如对进口硬件和软件免征关税,到2010年前减免公司所得税(最高比例达90%) ;日本放宽了外商投资通信、金融、零售等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减少了服务业资本跨国流动的障碍,为中国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时机,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4.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可能性。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交通、通讯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信息、咨询和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使原来不可贸易的许多服务领域可以进行跨国贸易,并且使核心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跨国服务贸易得到更快发展,为服务业可贸易边界的扩展和经济手段的变革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经济边界的拓展,促进了服务企业跨国投资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服务行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模式。服务业跨国公司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及时监督其全球范围的资产、运营情况,客观上为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服务业跨国公司通过完善的生产及服务供应链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实现服务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且确保了外部服务供应的稳定性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二)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条件和优势

  1.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宏观基础

 200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位;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9.9%,这是中国经济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的gdp排名中,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同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以8188.7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duuiug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的观点,一国的净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即一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越高,那么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就越大,反之亦然。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投资活动规律性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实力最雄厚、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往往是资本输出最多、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但和那些对外投资已具相当规模,取得成效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条件并不比他们差。按照duuiug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近几年中国gdp的持续增长、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服务企业已初步具备直接参与国际投资竞争的能力。

  2.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微观基础  
 

 中国服务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中国银行截至2000年已在境外设立营业机构68家。在发展较快的一些服务出口行业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办厂经验,成为中国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头羊。

 据统计,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41405亿元,相当于同年gdp的77.6%,实现利润总额6428亿元。2006年中国内地共有19家企业入围美国《财富》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比去年的15家增加4家,行业分布在贸易、金融、邮电通信、制造业等不同领域。其中服务业11家,分别为银行业4家、邮电通信业2家、供电业2家,商贸业2家、保险业1家。中国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为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微观基础,海外扩张也因此成为服务企业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内在动因。

  3.大规模利用外资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学习条件和市场机会
   

 截至2005年,中国共实际利用外资8091.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638.1亿美元(未包括对外借款),是1985年的28.2倍,1995年的1.7倍,中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东道国之一[9]。中国利用外资的增长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跨国公司大量在华投资使中国服务企业增长了跨国经营知识,提高了跨国经营能力;二是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信息渠道,为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三是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不同程度地改善双边关系,这为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中国服务企业的特有优势为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条件

 (1)民族特色产品优势。中国部分服务企业的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餐饮、中药、气功、园林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因此,在民族产品方面,服务企业的跨国经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产品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企业具有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成熟生产技术优势。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比较狭小,需求结构比较相似,使中国具有成熟生产技术优势的服务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3)区位优势。中国的周边国家较多,且多为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其有着长期广泛的联系。而且,中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这种侨商纽带,中国服务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